凤凰微彩 - 凤凰微彩
凤凰微彩1811-05-12

为了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为了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推进新时代农业农村现代化事业述评

  “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看,稳住农业基本盘、守好‘三农’基础是应变局、开新局的‘压舱石’。对我们这样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来说,‘三农’向好,全局主动。”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三农”工作,站在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高度,引领推进新时代农业农村现代化事业发展,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不懈奋斗,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农村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新时代新征程,遵循习近平总书记指明的奋进方向,我国从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加快转变,广袤乡村展现欣欣向荣新气象,亿万农民满怀信心耕耘在希望的田野上。

  推动农业高质高效:

  “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推进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

  冬日时节,北方的冬小麦正在越冬,而南海之滨耕耘正当时,海南三亚迎来忙碌的南繁育种季。

  在崖州区的中国农业大学作物育种海南基地,科研人员正播种玉米育种材料、观察玉米植株长势。10多年来,这里诞生的一个个良种在全国大面积推广。10公里外,一座种业科创新城正在崛起。

  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崖州湾种子实验室考察调研时强调,只有用自己的手攥紧中国种子,才能端稳中国饭碗,才能实现粮食安全。

  这一幕让广大科研工作者倍感振奋,让亿万农民深深感到习近平总书记对于农业的高度重视。

  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国家安全发展大局和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加快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绿色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战略要求。

  ——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始终坚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

  粮食安全在总书记心中是个“永恒课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各部门深入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不断完善支持粮食生产的保障机制,调动主产区和农民种粮积极性,建立健全粮食安全责任制。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13731亿斤,比上年增加74亿斤,粮食产量连续8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

  事非经过不知难。今年的粮食生产连过数关,先后经历北方罕见秋汛造成全国三分之一冬小麦晚播、夏季长江流域极端高温干旱、农资涨价、局地新冠肺炎疫情等多重挑战。粮食再夺丰收,充分证明党中央决策部署有力有效。各地持续加强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抗灾增产科技应用推广,全社会形成重农抓粮氛围,共同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粮食产能夯得更实。我国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到今年底将累计建成10亿亩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高标准农田,启动实施国家黑土地保护工程,种业振兴行动开局良好。农作物自主培育品种面积占比95%以上,实现中国粮主要用中国种。

  ——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整优化种植结构,树立大食物观,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放在突出位置,狠抓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品牌创建、质量安全监管,推动优胜劣汰、质量兴农。

  餐桌的变化,从一个柑橘可以看出。冬日时节,柑橘给人们带来美味和健康。以前我国柑橘只在9月至次年1月上市,如今四季均有鲜果上市,而且包括柑、橘、橙、柚、金柑、柠檬等多种类型。品种更新换代、完熟采收、留树保鲜、覆膜晚采、采后保鲜技术及分选包装等技术,都是品质提升的“密码”。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农产品供给结构不断优化,大豆油料种植面积稳中有进,优质食味稻、强筋弱筋小麦等优质专用农产品日益丰富。菜果茶、猪肉、羊肉、禽蛋、水产品产量均居世界首位。

  ——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农业技术创新步伐,走出一条集约、高效、安全、持续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推进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

  10年来,我国推动农业发展由数量增长为主向数量质量并重转变、由依赖资源要素投入向创新驱动转变、由粗放型经营向绿色低碳循环发展转变。

  农业现代化,关键是农业科技现代化。我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从2012年的57.2%提高到2021年的72%,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从54.5%提高到61%以上。三大主粮基本实现机械化,农业机械化取得长足发展,智慧农业快速起步,农村电商异军突起。

  农业资源保护和利用持续加强。各地坚持节约集约循环利用的资源观,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对山水林田湖草实施更严格的保护,加快地下水漏斗区、土壤重金属污染区等治理,全面实施长江十年禁渔,重点流域水生生物保护水平不断提高。

  ——深化农村改革,巩固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推动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加快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为现代农业发展筑牢根基。

  土地,民之本。

  2016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凤阳县小岗村主持召开农村改革座谈会时指出:“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加大推进新形势下农村改革力度,加强城乡统筹,全面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促进农业基础稳固、农村和谐稳定、农民安居乐业。”

  截至2020年底,我国开展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涉及2亿多农户。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给农民吃上了“定心丸”。2021年土地经营权流转面积5.57亿亩,有效促进了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发展。

  以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为主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成为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各类社会化服务组织总数达到104.1万个,有力带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美好蓝图,在广袤乡村不断铺展。

  推动乡村宜居宜业:

  “让生态美起来、环境靓起来,再现山清水秀、天蓝地绿、村美人和的美丽画卷”

  乡村承载着农产品供给、生态屏障、文化传承等重要功能。农村环境直接影响米袋子、菜篮子、水缸子、城镇后花园。

  良好人居环境,是广大农民的殷切期盼。

  “良好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要守住生态保护红线,推动乡村自然资本加快增值,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撑点。”2017年12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

  ——村里环境美起来,生产方式绿起来。

  道路干净整洁,街道两旁每户村民门口都摆放着垃圾桶,不时有保洁人员对垃圾进行集中清理……走进内蒙古乌兰浩特市乌兰哈达镇三合村,一派美丽乡村图景。

  以前,这里也曾经历“脏乱差”。为解决生活垃圾处理难题,当地采取“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市处理”的垃圾治理模式。不仅大大改善了村里的卫生环境,老百姓也被动员起来,主动加入到垃圾清理中。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推行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让生态美起来、环境靓起来,再现山清水秀、天蓝地绿、村美人和的美丽画卷。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正在变为现实,三合村的变化正是全国乡村面貌持续改善的缩影。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连续部署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方案(2021-2025年)》。各地各部门真抓实干,不断擦亮农村的绿水青山,扎实解决农民身边的一件件“小事”,交出了靓丽的答卷。

  截至2021年底,我国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超过70%,农村生活垃圾进行收运处理的自然村比例稳定保持在90%以上,农村生活污水乱排现象基本得到管控。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取得积极成效。各地各部门持续推进农业清洁生产,推动农药、化肥减量增效,2021年农药、化肥使用量分别比2015年减少17%以上和13.8%。全国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76%以上,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8.1%,废旧农膜回收率稳定在80%以上。

  ——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乡村生产生活更便利。

  拧开水龙头,澄净的自来水潺潺流出,家住陕西省安康市包湾村的包成云拿着从自家菜园收割的芹菜,开始洗菜做饭。

  位于深山的包湾村一直深受缺水之困,以前为了从井里打水,居民得起早去排队。2019年初,自来水厂的水终于通进了村子,村民们不仅有水喝,而且水质有保障。“现在再不用天天牵挂着吃水问题了。”包成云感慨地说。

  水润乡村,幸福绵延。

  党的十八大以来,农民身边的一件件“小事”,正在汇聚成巨大的变化。我国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84%,基本实现村村通电、通硬化路、通客车、通光纤和4G网络。各地把挖掘原生态村居风貌和引入现代元素结合起来,打造各具特色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

  ——公共服务更加健全,百姓日子更幸福。

  “现在看病不用出远门,村里住院能报销,我们的健康更有保障,生活越来越好了!”贵州铜仁市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新寨镇高峰村村民黄朝进难掩心中激动。

  前不久,黄朝进在山上干农活时,被野蜂蜇伤昏迷,危及生命。新寨镇卫生院医生余淑红接到电话,立即联系救护车前往施救。经过在卫生院一周的住院治疗,黄朝进痊愈出院。

  “以前要是遇到这种紧急情况,只能将病人往县城医院送。”余淑红说,现在通过推进中心村卫生室建设,农村医疗水平提高了,群众看病就医一般不用再跑远路。

  “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更加聚焦群众普遍关注的民生问题,办好就业、教育、社保、医疗、养老、托幼、住房等民生实事,一件一件抓落实,让各族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2021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西藏考察时强调。

  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不断健全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我国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和人员的“空白点”历史性全面消除,农村医疗卫生机构设施和人才的薄弱环节持续性得到加强。

  截至2021年底,全国有县级医疗卫生机构2.3万个,乡镇卫生院3.5万个,村卫生室59.9万个,实现了县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全覆盖。

  加快构建县乡村三级农村养老服务网络。近年来,我国统筹城乡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充分考虑农村养老服务递送半径长、服务设施老旧、服务成本高、专业人才队伍不足等特点,着力补齐农村养老服务短板,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养老服务均等化。

  健全乡村治理体系,村庄更安全和谐。以党组织为领导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明显加强,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进一步完善。“互联网+政务服务”进一步向乡村延伸覆盖,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推动农民富裕富足:

  “检验农村工作实效的一个重要尺度,就是看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没有”

  清晨,地处武陵山区的重庆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益乡华溪村从薄雾中醒来。山高沟深、土地贫瘠,这里曾是重庆市18个深度贫困乡镇之一。

  2019年4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大山深处的华溪村。在脱贫户马培清家中,总书记看谷仓、进厨房,详细询问生活、收入情况。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党的政策对老百姓好,才是真正的好。”89岁的老党员马培清始终忘不了总书记的这番话。3年多来,村里大力发展脆李、脆桃,林下再套种黄精等作物。随着村里中蜂养殖、乡村旅游等产业不断壮大,村民的增收渠道更加丰富多元。

  2021年华溪村集体经济联合社收入超过60万元,向农民分红近15万元。

  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

  8年艰苦卓绝,8年攻坚拔寨。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推动下,全国人民不懈奋斗,我国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行路难、吃水难、用电难、通信难、上学难、就医难等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创造了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如今,我们正以更扎实的努力奋斗,接续推进乡村振兴,向着共同富裕阔步前进。

  “农业农村工作,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

  “检验农村工作实效的一个重要尺度,就是看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没有。”

  “促进共同富裕,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

  ……

  在习近平总书记心中,始终牵挂的是让亿万农民过上更加富足的日子。

  今年6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安徽省太和县的种粮大户徐淙祥回信说:“这些年,党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支持粮食生产的政策举措,就是要让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就是要让种粮农民有钱挣、得实惠,日子越过越好。”

  为了保障农民种粮收益,党中央持续出台惠农政策,稳步提高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水平,实现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主产省产粮大县全覆盖。今年以来,面对农资价格上涨等情况,中央财政先后向实际种粮农民发放400亿元一次性补贴。

  “种粮补贴、最低收购价、农资补贴,党的惠农好政策一个接一个,乡亲们种粮的劲头更足了。”徐淙祥说。

  发展特色产业、推动外出务工、加快三产融合发展……各地各部门多措并举促农民增收。洛川苹果、赣南脐橙、定西马铃薯、苍溪猕猴桃等一批特色品牌不断发展壮大,多种形式技能培训推动农民工能力提升,农事体验、观光采摘、乡土美食、民俗文化、特色乡宿等新业态成为农民增收新动力。

  农民群众腰包更鼓。2021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8931元,相比2012年翻了一番多;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由2012年的2.88:1缩小至2021年的2.50:1。

  农民增收既关系民生福祉,也事关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几亿农民同步迈向现代化,能够释放出巨量的消费和投资需求。城乡经济循环是国内大循环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确保国内国际双循环比例关系健康的关键因素。

  ……

  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脑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乡村文明是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主体,村庄是这种文明的载体,耕读文明是我们的软实力”“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推动乡村经济、乡村法治、乡村文化、乡村治理、乡村生态、乡村党建全面强起来”。

  近年来,相关部门先后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移风易俗建设文明乡风的指导意见》《开展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农村移风易俗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方案》等文件,各地各部门深入贯彻落实,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小岗村成立“美德银行”,为村民发放善行美德积分“存折”,倡导“小事不办、大事简办”,村里推进移风易俗成效显著。

  在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祁连县,当地从老党员、老干部、老模范中选拔人员组成“三老”宣讲团,把党的方针政策从会议室搬到百姓的家门口。

  ……

  孝老爱亲、勤俭持家,文明新风吹遍田野乡村。越来越多的农民群众改了旧习惯、提了精神气、换了新面貌。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加强传统农耕文化保护和传承,涌现出一批乡土文化和民间艺术人才。全国构建完善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2014年以来培育高素质农民超过700万人次。

  奋进新时代,砥砺新征程。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建设农业强国和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作出部署。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任务艰巨、使命光荣。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同心协力、勇毅前行,继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而不懈奋斗,必将扎实推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稳步前进!

  (新华社北京12月22日电 记者齐中熙、于文静、高敬、严赋憬、李晓婷)

  《光明日报》( 2022年12月23日 01版)

凤凰微彩

交叉融合、双向互动:西方史学新趋势之分析******

  作者:王晴佳(山东大学讲席教授)

  一

  进入21世纪以来,西方史学界推陈出新,出现了不少新变化,足以证明历史学这一传统学问,正在不断革新和更新。依笔者管见,这些变化或许可以用本文的正题来略加概括。“交叉融合”指的是新兴史学流派层出不穷,但相互之间又没有明显的界限,而是呈现借鉴融合之势;“双向互动”指的是专业史家与读者之间,产生了远比之前更为积极的沟通和交流。不过为了清晰阐明这两种最新趋势,我们或许还得从一个多世纪之前谈起。

  众所周知,历史研究在19世纪下半叶开始走向职业化,其标志是专业历史学会和专业历史刊物的建立和出版。一批志同道合的学者,以历史教学和研究为业,通过学会活动和专业刊物,相互切磋、交流,以期增进历史知识的获取和呈现。史学工作者建立了自己的学术圈,历史学亦变成一门独立自主的学科。19世纪末于是出现了两本史学方法论的著作:德国史家恩斯特·伯伦汉的《史学方法论》和法国史家朗格诺瓦、瑟诺博司的《史学原论》,指导历史从业者如何习得和掌握历史研究的方法和本领。

  也正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历史学开始受到其他学科(经济学、地理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等)的挑战和洗礼,经历了一个“社会科学化”的过程。这一“社会科学化”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一些史家不满德国兰克学派所代表的、以批判和核实史料为主的历史书写模式,希望借助社会科学的方法,对历史演变的过程做更为宏观的概括和解释。兰克学派提倡运用档案史料,其研究重心便自然以政治史、军事史为主,而如果希望对整个社会做综合的描述,那么档案史料就不敷使用了。20世纪初出现的历史学“社会科学化”代表了一个国际性的潮流,德国有卡尔·兰普雷希特、美国有“新史学”派如詹姆士·鲁滨逊等史家,英国有亨利·巴克尔,法国则由亨利·贝尔首倡、而1929年崛起的年鉴学派集其大成。这一“社会科学化”的哲学前提是实证主义,其意图是在确证事实的基础上,对历史的演变做广博的综合解释。换言之,他们不满足只是核定史料,然后据此直书,就一个重要人物的某个或几个事件,讲述一个故事。年鉴学派自称有三大“敌人”:政治史、事件史和人物史,由此可见其突破、创新的志向。

  从后世的眼光考察,正是这一“社会科学化”的潮流,促使史学界不同流派的出现,如经济史、文明史、思想史等。二战之后,史学界流派纷呈的态势更为明显。若以美国为例,“新史学”所倡导的思想史在20世纪60年代一枝独秀,而大西洋彼岸的英国则由马克思主义史家带领,开展了“眼光朝下”的劳工史、社会史的研究。到了70年代,美国亦掀起了社会史、劳工史研究的热潮。此时的法国史坛,年鉴学派独霸天下,代表人物费南德·布罗代尔以提倡“长时段”名世,成功地实践了超越“政治史、事件史和人物史”的目标。布罗代尔的弟子如埃马纽埃尔·勒华拉杜里甚至提倡不再以个别人物的事迹作为历史书写的对象。为了对一个社会做“全体史”的综合分析,计量方法得到了青睐。计量史学在70年代一度大有独领风骚之势。在兰克学派的大本营德国,二战之后也出现了新的变化。譬如基于比勒菲尔德大学的史家竭力赶超欧美同行,从事社会史抑或“历史的社会科学”的研究。

  饶有趣味的是,也正是在历史学大踏步走向社会科学化的70年代,一股与之志向和取径颇为不同的潜流渐渐涌现,那就是新文化史(有些地方亦称新社会史)和妇女史的实践。具言之,20世纪60年代的史家出于描绘和解释社会结构变化的需要,提倡“眼光朝下”,为处于边缘(比如女性)和下层(比如劳工)的民众发声,为其写史,这些尝试,并不为一个流派所限。举例而言,北美著名史家娜塔丽·泽蒙·戴维斯的《马丁盖尔归来》,被誉为新文化史的开山之作之一,但就其内容而言,又可以归属于妇女史,因为其中的主角是盖尔之妻贝特朗。盖尔夫妇和冒名顶替的“盖尔”三人又都属于社会下层,因此将该书视作史家“眼光朝下”的一个实践,亦十分恰当。意大利史家卡洛·金兹堡的《奶酪与蛆虫》,也是新文化史的一个范例,同时也被称为“微观史”这一流派的开创之作。与戴维斯的取径类似,金兹堡从一个磨坊主的言论着手,以小见大,窥视和描述19世纪欧洲人宇宙观、世界观的变化,同样展现了“眼光朝下”的视角。上面已经提到,马克思主义史家首先提倡史家为普罗大众写史,譬如“眼光朝下”这一提法的首倡者就是英国的马克思主义史家爱德华·汤普森。汤普森的名作《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无疑探讨的是一个社会变动、变革的大问题,但他描述的主角不但是处于下层的劳工,而且还从文化的角度分析“阶级意识”的形成。汤普森的著作被视为马克思主义史学之“文化转向”的代表作品,而这一尝试又与新文化史的关注点有着一定的可比性。

  以妇女史的发展来看,流派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这一特点表现得更为明显。妇女史研究具有明显的跨学科特点,是妇女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经常兼涉法律、政治、社会、人文、思想等诸方面。1986年,劳工史出身转入妇女史研究的琼·W·斯科特发表了《社会性别:一个有用的历史研究范畴》,又将妇女史扩展到社会性别史,进一步促进了妇女史研究与其他流派之间的交流和互动。近年史学界出现的男性史的新研究,便是其中的一个结果。

  同时,妇女史和性别史研究的开展,还推动了家庭史、身体史、儿童史和情感史等诸多新流派的兴起。这些新兴流派都将历史研究关注的对象,从之前的公领域转向了私领域,打破了两者之间的区分和界限。上述流派亦采用跨学科的方法,如家庭史的开展,与社会学关系密切。身体史、儿童史、情感史乃至最近20年发展起来的“深度史学”和神经史,不但采用了诸如心理学、人类学等社会科学,而且还借鉴了神经医学、生物学等自然科学的研究。由此缘故,这些流派之间的界限颇为模糊,比如情感史的研究,必然包含身体的层面,因为情感的表达,通常会诉诸肢体动作和语言。在开展情感史研究的同时,也有学者从事相关的感觉史研究;后者更与身体史的研究密不可分,几乎就是其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如果说历史研究方法上的多元化和跨学科,促成了史学流派之间的融合,那么还有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环境史、气候史、动物史、“大历史”和海洋史等一系列探讨人类与自然和其他生物关系的学派。从其命名而言,读者便可以清晰地看出它们的研究手段,必然会借鉴自然科学的方法。同时,这些流派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说是亲密无间、难分彼此。2022年8月在波兰的波兹南市举办的第23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其主题发言的重点是“动物史和人类史的交互演进”,共有四个场次,分别是“动物的主体性”“人类记录中的动物”“动物的展现”和“野生和家养动物的管理”,后两场都涉及动物在人造和自然环境中的活动。而环境史、海洋史和气候史等流派之间,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它们与“大历史”的研究初衷相似,希望弱化人类在历史上的中心地位,走向“后人类的史学”。上述例子充分表明,当今史学界各个流派之间的借鉴和融合,已经达到界限不分、畛域不明的程度了。

  二

  20世纪60年代以来史学界“眼光朝下”的思潮,加上近年来科学技术的大幅度革新,还带来了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那就是历史知识的获取和表述,已经出现专业学者和读者之间密切互动的局面。如上所述,19世纪下半叶历史学走向职业化,有力地促进了历史知识的深化和历史研究的学术性,与此同时也造成历史著作与读者之间产生一条明显的沟壑。历史学家希望成为人类过去的代言人,但其著作对于普通的阅读者来说,艰深难懂、枯燥无味。这一现象与18世纪史学大家爱德华·吉本的《罗马帝国衰亡史》既可以让学者在其书房研读,又能放在仕女的梳妆台上的情形,迥然不同了。

  历史学的职业化在今天并无改变,对史学工作者的考核还出现日益加强之势,但从上世纪下半叶以来,专业学者与读者之间的互动,也出现了彼此积极沟通的趋向。譬如新文化史家的作品,在史学家劳伦斯·斯通眼里,就代表了历史学中“叙述的复兴”,因为其内容的铺陈颇具可读性。上面提到的《马丁盖尔归来》《奶酪与蛆虫》和勒华拉杜里的《蒙塔尤》,情节曲折生动,很具吸引力。另一位当代新文化史的名家彼得·伯克,著述不辍,文笔清新,亦反映了作者注重文字表达、普及知识的意图。

  这一“双向互动”趋势的出现,并非史学工作者的一己之力或一厢情愿,而是有着双方的沟通和交流。借助互联网和其他新科技,当下历史知识的普及和传播,已经今非昔比。近年来世界各地出现的记忆研究和公众史热潮,便是显例。它们都试图在专业史家的视角之外或之下,自下而上地提供有关过去的知识,从原来的历史知识受众转变为历史知识的参与者。记忆与历史之间一直存在着某种张力:历史学者希图保持记忆,不让其遗忘,但其保存的方式,又自然和必然带有某种选择性。法国学者莫里斯·阿布瓦赫在20世纪上半叶提出“集体记忆”的概念,试图将人们对过去的记忆,不再局限于近代历史学提供的框架中,而其同胞皮埃尔·诺拉在70年代主持的《记忆之场》的大型项目,异曲同工,希图从各个方面扩大人们对过去的认知。自那时开始,记忆研究在各国蓬勃兴起,既丰富了人们对过去的认知,也对历史研究产生了积极的互动和互补作用。

  公众史研究的开展,则是历史学“双向互动”的又一个范例,已经在国际史学界蔚然成风。从事和推动公众史研究的人士同时包括了专业史家和业余历史爱好者或志愿者,其研究手段也颇为多样,从文献资料整理到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的保存,全面展开,充分体现了专业与业余之间的密切交流。总之,当代西方史学界出现的这些新变化,展现出历史学这一古老学问历久弥新的魅力。

  《光明日报》( 2023年01月09日 14版)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9语种权威发布

凤凰微彩地图